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释义 >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4-01-3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508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了解“信托受益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有助于保障自身利益,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带来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的了解相关政策,祝您阅读愉快,有所收获!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依据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依据是《信托法》。以下是《信托法》对信托受益权的具体规定。

信托受益权的设立

根据《信托法》第三条,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民事、营业、公益信托活动时,适用《信托法》。

信托文件的要求

根据《信托法》第九条,设立信托时,其书面文件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1. 信托目的
  2. 委托人、受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3. 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
  4. 信托财产的范围、种类及状况
  5. 受益人取得信托利益的形式、方法
除上述事项外,信托文件还可以载明信托期限、信托财产的管理方法、受托人的报酬、新受托人的选任方式、信托终止事由等。

信托受益权的规定

《信托法》对信托受益权做出了以下规定:

  1. 受益人自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信托受益权。
  2. 共同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享受信托利益。如果信托文件未规定信托利益的分配比例或者分配方法,则各受益人按照均等的比例享受信托利益。
  3. 受益人可以放弃信托受益权。如果所有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信托终止。如果部分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则被放弃的信托受益权归属顺序为:(1)信托文件规定的人;(2)其他受益人;(3)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
  4. 受益人如果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其信托受益权可以用于清偿债务,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
  5. 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但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金融信托涉及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进行金融业务的收受、经营或运用。受托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经过审核批准,资金融通和财产管理是金融信托的双重职能。金融信托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运用的风险负有限责任。此

  • 房地产信托的出现背景

    房地产信托出现的背景。随着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银行贷款限制和证券市场融资困难,信托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受到关注。信托具备灵活、安全等特点,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信托法》定义了信托和信托财产的特点,为房地产信托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比较分析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比较分析,重点从信托财产、管理方式和法律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诉讼信托的信托财产包括诉讼实施权在内的实体权利,主要通过诉讼方式管理;而债权信托的信托财产仅限于债权,管理方式多样。此外,诉讼信托具有双重法律意义,需同时遵守信托和诉讼政策

  •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股权信托受益权的转让、信托关系中的当事人、信托受益权的特征以及信托受益权的财务运用。受益人可依法转让和继承股权信托受益权,但需遵守信托文件的限制性规定。信托关系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财产权包括实际使用权、受益权等。信托受益权兼具物权和债权性

  • 经营层收购: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区别
  •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概念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