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托法规定,当信托终止且未在信托文件中规定信托财产的归属时,应按照以下顺序确定:
首先,信托财产应归属于受益人或其继承人。受益人是信托的主要受益方,因此在信托终止后,他们享有优先权利。
其次,如果信托文件未规定信托财产的归属人,则信托财产应归属于委托人或其继承人。委托人是设立信托的一方,因此在信托终止后,他们可以成为信托财产的合法继承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依照前条规定,一旦信托财产的归属确定,信托在将该财产转移给权利归属人的过程中仍然视为存续,而权利归属人则视为受益人。
信托终止后,如果人民法院根据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原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应为权利归属人。
信托终止后,受托人可以留置信托财产或要求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履行支付报酬或获得补偿的权利,这是根据本法规定行使的。
信托终止后,受托人应当提交信托事务的清算报告。如果受益人或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对清算报告没有异议,受托人将解除与清算报告所列事项相关的责任,除非受托人存在不正当行为。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信托终止的各种情形。根据办法第四十三条,信托终止的情形包括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信托存续违反目的、信托目的实现或不能实现、当事人协商同意、期限届满、被解除或被撤销以及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等。信托终止时,信托投资公司需制作清算报告,经受益人或
信托法律关系及其主体和信托财产权的定义和内容。信托法律关系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组成,本质是财产管理制度。信托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各自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信托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这四种权利可以分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