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标价虚高如何处罚
时间:2023-12-01 浏览:10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消费时可能会受到一些欺骗或是欺诈,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例如超市标价虚高。那么超市标价虚高会如何处罚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超市标价虚高的法律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和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超市标价虚高的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要求超市给予相应的赔偿。
一、价格欺诈的定义
价格欺诈是指超市以虚假或误导性的方式,通过标价、标签、价目表等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并从中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
二、价格欺诈的具体行为
以下行为属于价格欺诈:
- 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 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
-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三、价格欺诈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价格欺诈行为,经营者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不足500元的,为500元。另外,法律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其他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
识别伪劣商品的几种方法。首先通过商标标志识别,了解商标知识可轻松识别冒牌商品。其次,观察外观质量,伪劣商品往往工艺质量低劣。另外,一些商品具有特有标记也可用于识别。消费者应注意出售者的警惕性,对经销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严厉处罚。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取得合法许可证、雇佣具备健康证明的专业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经营场所符合要求、建立定期查验及退市制度、提供销售凭证履行退换货义务、真实的食品广告以及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
-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的相关内容。对于超出核准范围的进出口经营者、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发生变更以及《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上填写事项发生变化或遗失的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前往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变更后,对外贸易经营者需在30日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
上海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办理规定
-
女子遭遇联通套餐降费难,运营商有什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