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借贷担保 > 贷款担保 > 贷款担保证明及所需材料

贷款担保证明及所需材料

时间:2024-06-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84
etch:normal;">贷款担保实在的贷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担保事项,担保人对贷款人到期能够偿还相应的债务所进行的担保,如果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还可以再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量的保证金,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贷款担保

贷款担保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借款人或第三方提供担保来发放贷款的一种方式。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一.保证贷款

保证贷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由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承担连带责任并发放的贷款。保证人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法人保证人应具备代偿全部贷款本息能力并在银行有存款账户,自然人保证人应具备稳定经济来源和足够的偿还能力,并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如有保证人变更,必须按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二.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或第三人必须提供相应的权属证明材料,如房地产权证、车辆登记证书、船舶所有权证书等。抵押物财产共有人需签署同意抵押的承诺书,如抵押物已出租,需承租人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承诺。

三.质押贷款

质押贷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需要提供相应的质押财产和权利凭证材料,如定期存单、国债、理财产品、人寿保险单、黄金等。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商铺承租权质押和存货质押,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或合同。

四.贷款担保证明材料

申请银行贷款时,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证明材料。

(1)抵押担保方式

申请抵押贷款时,需要提供以下担保证明材料:

  1. 抵押物权属证明材料,如房地产权证、车辆登记证书、船舶所有权证书等。
  2. 抵押物财产共有人同意抵押的承诺书,由银行提供样本,财产共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名确认。
  3. 如抵押物已出租,需承租人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承诺。

(2)质押担保方式

申请质押贷款时,需要提供以下担保证明材料:

根据质押财产的不同,需提供相应的质押凭证材料,如权属证明、合同、存单等。

(3)保证担保方式

申请保证贷款时,需要提供以下担保证明材料:

  1. 自然人保证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职业和收入证明、居住证明、资产证明、书面担保同意文件等。
  2. 担保公司需要提供担保函,整套企业相关资料。
  3. 其他企业保证人需要提供企业相关资料,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和签字样本、授权委托书、财务报表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碰上套路贷,房产证不还怎么办

    套路贷中借款人拿了房产证不还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因为这种行为非法侵犯了借款人的财产权利,属于刑事犯罪。文章还介绍了套路贷的五个典型套路,包括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恶意垒高借款金额以及软硬兼

  • 借新贷还旧贷类案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借新贷还旧贷类案件中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问题。文章指出,在保证期限内的保证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即使不知道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的情况也不能免除责任。文章还提到关于借新贷还旧贷中主合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保证人的免责情况,强调保证人在无法证明其不

  • 履约担保的不同形式

    履约担保的不同形式,包括工程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等。这些担保形式旨在保障合同双方履行相应义务,涉及多种担保方式和具体操作细节,如担保的有效期、担保金额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基于商业合同的履约担保。

  • 网贷逾期能做贷款担保人吗

    网贷逾期者能否作为贷款担保人,以及面对网贷逾期和逾期被起诉后的应对措施。即使含有网贷债务未偿还完毕,仍有考虑担任担保人的可能性,但需具备良好信誉和充足还款能力。若网贷分期逾期,暂时无法偿还,建议与借贷平台沟通谈判。逾期被起诉后,若无法偿还债务,可能面

  • 作为银行贷款担保人要哪些条件
  • 朋友骗我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在银行贷款担保,怎么维权
  • 贷款担保人有风险吗
借贷担保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