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凡销售不合格防疫用品,“三无”防疫用品(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无质检报告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的防疫用品,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串通涨价等疫情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都将从严从重从快、顶格处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二条和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销售无法提供质检报告的卫生口罩的违法行为。
关于涨多少可以举报的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数字,法律法规尚属空白,更多依赖执法人员自由裁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14条第3款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6条的规定,“哄抬价格”构成违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二是哄抬价格,哄抬的幅度过高,涨价的速度过快的。
是否违法,监管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商品销售成本、参考往期或同类商家销售价格进行甄别,主要是看涨价行为是否超过成本上涨的幅度和速度,不过疫情肆虐非常时期,国家打击哄抬涨价的决心是非常明显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1、高价卖口罩面临的处罚: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但个别囤积居奇、大幅哄抬口罩价格的触及《价格法》《刑法》等绝不姑息,如丰台区某药房,将进价为每盒200元的口罩提价到850元对外出售,被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