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国家采取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来监督产品质量。这种抽查制度适用于可能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产品,对国家经济和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或相关组织反映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抽查样品应随机从市场上或企业成品仓库中待销售的产品中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如果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有其他规定,应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国家进行的监督抽查,地方不得重复抽查;上级进行的监督抽查,下级不得重复抽查。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样的数量应合理,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且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的检验费用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支付。
如果生产者或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后的十五天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检。受理复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作出复检结论。
警示缺陷指的是由于生产者或销售者未提供使用说明或警示说明以指导产品的使用和避免危险,导致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可能危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例如,童车的使用说明书未明确指出儿童需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设计缺陷主要是指生产者由于考虑不周或未能预见通过合理设计可以避免的危险,或者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过于偏重利益,导致产品因设计因素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制造缺陷指的是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危险,包括原材料不合格、产品装配不严谨、制造过程不合理等。
跟踪观察缺陷指的是在产品投放市场后,生产者未能履行对新产品进行跟踪观察的义务,导致该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可能给使用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6条的规定,如果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发现存在缺陷,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如果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补救措施不力导致损害的发生,就属于跟踪观察缺陷。
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目的和原因,以及条例的主要修改内容。修订后的条例从分类管理、适当减少事前许可、加大责任和规范监管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分类管理根据风险大小将医疗器械分为一、二、三类,并明确了管理责任。同时,条例要求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要点,包括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打击商业欺诈以净化市场环境。其中,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该规定旨在保护家用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责任。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家用汽车产品,鼓励经营者做出更严格的承诺。销售者依法承担三包责任后
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