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如何认定村干部职务犯罪

如何认定村干部职务犯罪

时间:2023-10-16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143
关于职务犯罪,往往是打击力度较大但是屡禁不绝的犯罪行为,金钱权势迷人眼,不过如是。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谈谈的是村干部的职务犯罪问题,村干部的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他们的职务犯罪该如何认定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何认定村干部职务犯罪

一、罪名适用范围的扩大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罪名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常用的罪名有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

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才能构成。《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村干部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三罪的主体。《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形,明确了村干部可构成贪污罪的情形。

村党支部成员属于基层党务工作者,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在日常工作中享有与其他村干部相当甚至更大的权力。如果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也可以构成贪污罪、受贿罪。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正式设立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的定性分开。2006年和2007年的修正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和对象。

从以上历史沿革可以看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从贪污罪、受贿罪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村基层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成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可适用该罪名。

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1、作案主体以农村“三大员”为主

村干部职务犯罪主要以农村“三大员”为主,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会计。在近三年查办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农村“三大员”占涉案总人数的比例达38%。这些干部往往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或相互勾结,共同作案,或拉拢乡镇干部和其他村干部,共同腐败。

2、作案对象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款和涉农惠民拨款

土地征用补偿款以及政府各部门涉农惠民拨款是村干部职务犯罪所侵犯的主要对象。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以及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土地征用补偿款和惠农拨款成为不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款项往往额度较大,在操作中存在非常规性、临时性以及使用管理的非规范性,因此成为了村干部非法谋利的主要目标。

3、犯罪类型较为集中

近三年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涉及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罪名,其中贪污案件占立案总数的50%,挪用公款案件占立案总数的25%。贪污和挪用公款案件占据了绝大多数,成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传销被骗的钱讨要方法
  •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