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要件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要件

时间:2024-04-13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298
我们都知道法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监管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维持着社会秩序的存在,但是可以说法律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遏制犯罪, ,只有最大程度减少社会上的犯罪发生率,才能够最好的维持社会稳定,那么犯罪构成必须具备要件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要件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要件,也称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虽然各种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具有特殊性,但可以将其归纳、整理和概括为四个方面的要素,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这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也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即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

犯罪客观要件包括以下要素:

  • 行为: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行动。
  • 行为对象:指犯罪行为所作用的物与人,体现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 危害结果:指犯罪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危害结果反映了行为的侵害性。
  • 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指法律对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有特别规定,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要素。

犯罪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自然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达到责任年龄:即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2. 具备责任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 实施了犯罪行为:指自然人实际进行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观要件包括以下要素:

  • 犯罪的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过失: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不注意或不尽职责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 目的: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目的或动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辩护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辩护意见。首先,文章提出了关于实体上的辩护意见,指出公诉机关的指控证据不足,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其次,从程序角度指出案件存在重大程序缺陷,包括证据不可采信和管辖违法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追诉时效的辩护意见,认为案

  • 刑法总则中的共同犯罪的要件

    刑法总则中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共同持有危害行为的故意和相互明知的共同犯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如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 刑讯逼供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