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不能免除处罚。所谓犯罪未遂就是就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就是说开始了实质性的犯罪行为。所谓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实质不是由于犯罪分子自己想停止犯罪,而是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如没有发现被盗物品而没有实现犯罪目的,再如由于女孩子的强烈反抗,强奸行为没有完成等等。如果是在强奸女孩子时,犯罪分子自己被女孩子的哀求声所感动,由衷地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的可耻,于是停止了进一步的强奸行为,则不属于犯罪未遂,而是犯罪中止(具体另行解释)。由于犯罪未遂没有给社会造成既成损失,因此法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注意:这里的处罚仍然同犯罪预备一样与犯罪既遂相比,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而不是“应当”。同时还要注意:犯罪预备不但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从轻减轻处罚还包括可以免除处罚。但犯罪未遂则不包括免除处罚,也就是说犯罪未遂要比犯罪预备的性质要恶劣,危害性要大,因此处罚的程度也相对较重。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过失犯罪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预见到的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犯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即可认定为过失犯罪既遂。对于未遂犯,法律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指出其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处理既遂犯罪时应依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进行处罚。同时,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既遂犯应区别对待,并考虑同时存在其他宽严处罚情节的情况。
《刑法》中关于“以下有期徒刑”的定义。根据规定,使用“以上、以下、以内”的概念来表示刑罚的数量范围,因此“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了x年以内的所有刑罚。总结来说,有期徒刑是包括具体年限以内的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