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是否为共同犯罪
时间:2024-03-21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犯罪方式,共同犯罪需要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并且是属于故意共同 犯罪,那么帮助别人是不是属于共同犯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帮助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律概念和分类
共同犯罪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
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的具体指向
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提供便利条件,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实施行为不同,因此,只有将帮助行为与实施行为结合起来,才能确定帮助犯的定罪问题。在共同犯罪中,帮助行为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
帮助行为的性质分类
帮助行为的性质可分为狭义帮助和隐匿帮助。狭义帮助指通过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或清除犯罪障碍等方式帮助他人实施犯罪。隐匿帮助指事前通谋,事后隐匿罪犯、罪证或湮灭罪迹等帮助行为。
帮助行为的形式分类
帮助行为的形式可分为物质性帮助和精神性帮助。物质性帮助指在物质和体力上提供帮助,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监视被害人的行踪、排除犯罪障碍等。在刑法理论上也称为有形帮助。精神性帮助指在精神和心理上提供支持,例如帮助制定犯罪计划、提供意见、鼓励和坚定其决心等。在刑法理论上也称为无形帮助。
帮助行为的时间分类
帮助行为可分为事前帮助、事中帮助和事后帮助。事前帮助主要指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例如,仓库看守与盗窃犯合谋,首先打开仓库的大门,为盗窃行为创造有利条件,属于事前帮助行为。事后帮助主要指事后的隐匿行为,但前提是事前通谋,否则不构成共同犯罪。事中帮助是指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进行帮助的行为。例如,某甲将少女乙骗至家中欲实施强奸,其妻丙发现后不仅不制止,反而帮助按住少女乙的身体,使某甲得以顺利实施强奸。丙应被视为帮助犯,属于事中帮助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刑期取决于运输毒品的类型和数量。数量较大可能判死刑;数量较多判七年以上;数量较少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严厉处罚。多次犯罪数量累计计算。
-
团伙作案中主犯的确定方法
犯罪团伙中主犯的确定方法。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组织、领导犯罪团伙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认定为主犯。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其余不符合主犯定义的人,按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处罚。同时,文章也提到
-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从犯在盗墓行为中起辅助或次要作用,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特定情形下的处罚规定,包括盗掘文物保护单位、集团首要分子等情形。从犯分为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前者直接参与犯罪实施,后者以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
共犯和主犯量刑一样吗
-
寻衅滋事从犯初犯判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