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口供一致能否认定犯罪
时间:2024-09-28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口供是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的言词证据,由于言词证据具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且口供中难免会带有当事人的主观情绪或者主观臆测,加上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案件进行描述时难免会隐瞒自己的真实罪行,所以一般来讲口供都不能单独定罪。但有人问手心律师网小编,共犯口供一致能否定案,下面是问题的答案。
共同犯罪的证明及口供一致性问题
共同犯罪口供一致的认定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共同犯罪口供一致定罪的前提是同案人的口供相互印证,并且能够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非正当手段。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指示,对于毒品案件中被告人翻供等情况的处理,仅凭被告人的口供是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的。只有当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其他被告人的供述吻合,并且完全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才能将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被告人的供述作为定案的证据。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中规定,如果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书证,并且被告人的供述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那么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不同类型的证据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被视为证据。
证据的种类
证据的种类包括:(一)物证: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物质;(二)书证: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记录等;(三)证人证言:指证人对案件事实作出的口头陈述;(四)被害人陈述:指被害人对案件事实作出的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指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案件事实进行的鉴定、检验等;(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指对案件事实进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过程的记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指通过视听设备或电子设备记录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及其共犯问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的要件、犯罪的客观要件和犯罪的主观要件。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且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路人指使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共犯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共犯问题,特别是非乘车人的指使行为是否构成共犯。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承包人的指使逃逸行为若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对于一般非乘车人的指使逃逸行为,则不构成共犯。
-
刑法第27条第2款的适用
刑法第27条第2款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以及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刑罚量刑原则。对于从犯,其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量刑;胁从犯因被胁迫程度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受减轻或免除处
-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
-
现役军人与非军人共同犯罪的管辖问题
-
从犯量刑会加重处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