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规定车祸过时报案不赔偿条款属霸王条款
时间:2024-05-1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小时后报案被拒赔
事故经过
2006年8月12日,史某驾车与另一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并将第三人撞伤。经房山交通支队认定,史某负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史某在30%的比例内负担了车损,并实际给付12230.10元。然而,事故发生3天后,史某才拨打平安公司的报案电话。
拒赔通知书
2006年9月18日,平安公司向史某发出拒赔通知书,指出史某未在规定的48小时内报案,因此拒绝赔偿。
结果
终审判决
由于平安保险公司的拒绝赔偿,史某将平安公司告上西城区法院。一审法院认为,保险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并无不当,因此驳回了史先生的诉讼请求。史先生不服向一中院提起上诉。一中院经审理认为,应当从公平角度和合同整体来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此案中,保险事故发生后,交通支队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现场勘查情况、形成原因及当事人的责任做出了认定并出具了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上述认定,史某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虽未履行及时通知义务,但并未导致平安公司无法核实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损失程度等,因此平安公司仅以48小时内是否打电话报案为由拒绝赔付,于法无据。该条保险合同条款属于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应认定无效。
原因
保险公司做法有违公平
根据主审此案的法官介绍,此案的宣判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并未否认“保险公司制定48小时的强制报案时间是为了保证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查清事实,确认损失的目的”。然而,如果车主有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书,能够表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就不应再予局限,否则就会违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商报记者郭莹
律师观点
霸王条款不具法律效力
车险律师认为,在各类保险合同中,存在着霸王条款。除了车险中强制规定报案时间外,在有些人寿险中,保险公司还会单方面要求被保险人须到其指定的医院就医,否则不予赔偿。然而,当投保人对这些条款提出质疑时,保险公司通常会以行业惯例为托词。然而,实际上,这些条款严重加重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责任,违反了保险活动公平互利原则。这些条款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这些垄断行业的人为行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律师表示,由于适用格式条款合同已在保险行业形成集体行动,投保人无法抗拒只能与之签订。然而,投保人可在保险合同签订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霸王条款属无效条款,判定保险公司更改或是删除这些条款,以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
汽配行业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汽配行业中的商标侵权问题及其在汽车消费领域出现的问题。包括具体的商标侵权形式、合同设置中的霸王条款、加价搭售现象以及不切实际的节油宣传等问题。文章还提到汽车经销商的违规操作如扣押合格证,以及新车出现的维修旧痕和车辆故障屡修不好的现象。
-
保险公司的定义和分类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
霸王条款违反了哪些法律
-
霸王条款的规定违反了什么法律
-
瑜伽馆交了钱还可以退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