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首先,能犯贪污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是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履行组织、领导、监督、具体负责某项工作等职责。例如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国有企业的会计、出纳等。
如果只是在普通性质的公司、企业上班的,职工的工作性质并不能认定为从事公务,即使是利用职务的便利占有了公共财产,也不能认定为贪污罪,可能成立职务侵占罪或者是挪用公款罪。
其次,构成贪污罪须是主观上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意味着被非法占有的财产原先就是处于行为人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就不同于诈骗、盗窃等财产犯罪,是贪污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然,若是受到胁迫或者欺骗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导致公共财产受损的,也不构成贪污罪。只能是主观故意,过失也不构成此罪。
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只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比如,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产扣留,转让,私自用掉等等。除了侵吞这种方式外,窃取、骗取、利用回扣非法占有公款、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公款、间接贪污等等,也可能涉嫌贪污罪。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受贿罪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