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 > 买卖人口买家是否会处罚

买卖人口买家是否会处罚

时间:2024-06-2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205
买卖人口一直是被人们深恶痛绝的罪行,为无数家庭带来痛苦与折磨。除了拐卖妇女儿童的卖家猖獗之外,想要通过售卖人口传宗接代、娶妻生子的人口买家也是买卖人口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对于买卖人口的买家是否会受到处罚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买卖人口的买家是否会受到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买卖人口的买家会受到刑法的处罚。具体来说:

1.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如果买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2. 强行与被拐卖的妇女发生性关系

如果买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并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 非法剥夺或伤害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如果买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非法剥夺或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4. 多项犯罪行为

如果买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且同时存在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将会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

5. 再次出卖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如果买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再次出卖,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6. 特殊情况

如果买家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并且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规定,收买妇女儿童的买家会受到刑法处罚,但如果不阻碍妇女回家、不虐待儿童,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强奸、非法拘禁、侮辱和再卖等行为,会依照刑法规定数罪并罚。

买卖人口罪的卖家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买卖人口罪的卖家将会受到以下处罚:

1. 拐卖妇女、儿童

如果卖家拐卖妇女、儿童,将会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会被处以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 具体情形

以下情形之一,将会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 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
  •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
  • 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
  •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
  • 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
  • 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 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卖家将会受到严厉的刑罚。法律对卖家的责任更重,因为其主观恶性更大。同时,如果对买家打击过大,可能会影响解救工作的进行,因此法律规定对于不阻碍解救妇女的情况,一般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学术造假和职称使用假学历的处罚方式。学术造假需采取道德、体制和法律三种手段防范和惩治。我国学术造假主要由于评价体系不合理和学风道德问题导致。法律上,学术造假尚未有明确处罚,但侵犯知识产权需承担经济赔偿等责任。对于使用假学历,若未进行非法活动,则违反行

  • 诈骗罪立案前退款是否还要判刑

    诈骗罪在立案前退款是否判刑的问题。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嫌疑人在立案前全部退还赃款,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和重处情形。

  •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根据《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规定,犯窝藏吸毒罪的人将受到有期徒刑、拘役、罚款等处罚。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如单纯的容留行为、以牟利为目的的容留行为以及以贩卖毒品为目的的容留行为,将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最高人民

  •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关于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恐吓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处罚以及应对方法。当某人受到恐吓威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将进行立案调查。恐吓行为包括死亡威胁、诈弹威胁等,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受害者应了解威胁者的身份和原因,并评估威胁的

  •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在哪里执行刑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