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如果个人购买房屋时偷逃税费数额达到一万元,并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就会构成逃税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纳税人实施以下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将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
(二) 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四)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五) 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实施上述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也将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扣缴义务人书面承诺代纳税人支付税款的,应当认定扣缴义务人已扣、已收税款。
如果实施上述行为的偷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下,并且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已经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犯罪情节较轻,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对于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且未经处理的情况,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如果纳税人实施了第一款行为,并且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并且已经受到行政处罚,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情况除外。
法人代表、财务、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偷税漏税未达到犯罪的,行政处罚上只对单位进行所偷税款0.5-5倍罚款。如涉及犯罪,则会被叛坐牢和罚金。最主要的责任在法人,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财务也有故意偷税行为,也会追究责任。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
个人购买房屋时偷逃税费数额达到一万元,如果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就会构成逃税罪,要追究刑事责任。纳税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
对偷税漏税的,税务机关除补征税款和滞纳金外,还可以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针对偷税犯罪行为的贪利性特征,本条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各层次量刑幅度内
信托公司应时刻关注国家外贸形势,研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导向作用的强度,谨防政策性风险。信托公司尤其要注意,企业偷税、漏税、逃税、骗税,面临国税局行政处罚和申请撤销信托的风险。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代理或者收购转卖货物,涉及国内、国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