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然而,为了给予犯罪分子从轻处理的机会,如果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这些行为不应被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据以立功的他人罪行材料应当具体指明犯罪事实;据以立功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对于侦破案件或者抓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实际作用。如果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时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揭发的犯罪事实与查实的犯罪事实没有关联性,或者提供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者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没有实际作用,都不能被认定为立功表现。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重要线索的,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被认定为立功。在审查是否构成立功时,不仅要审查办案机关的说明材料,还要审查与案件定性处罚相关的法律文书,如立案决定书、逮捕决定书、侦查终结报告、起诉意见书、起诉书或者判决书等。
如果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有以下情形之一,就不能被认定为立功:
对于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的犯罪活动,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节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案件已经判决,以实际判处的刑罚为准。但是,如果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节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因被判刑人有法定情节经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后判处有期徒刑,也应当认定为重大立功。
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立功表现所起作用的大小、所破获案件的罪行轻重、所抓获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的法定刑以及立功的时机等具体情节,依法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关于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和立功条件的细节问题。通过解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对于立功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意见》,深入解释了立功的条件、认定程序和要求,以及立功情节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立功认定的限制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以及不能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
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