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私自出卖抵押物构成合同诈骗了吗

私自出卖抵押物构成合同诈骗了吗

时间:2024-08-14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201
别人因为借钱将自己的某个物品抵押给了债权人,债权人在拥有该抵押物的时候,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它给卖出去了。等抵押物主人还钱好赎回该抵押物时才发现。那么,私自出卖抵押物是否构成合同诈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私自出卖抵押物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一、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纠纷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为了避免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自己是否具有履行能力,并在现有的履约能力范围内积极为履行合同作准备,例如积极组织货源、积极筹集资金等。

此外,在为他人签订合同提供担保时,行为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对他人的非法占有事实不知情,且未参与其中,来证明自己与他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被诈骗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可以通过审查合同条款、认真调查对方背景、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等方式来保障合同的履行。在对方拒不履行合同时,可以通过证明对方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履行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能力,并在合同期届满时搪塞、推脱、携款逃跑等行为来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

1、组合型诈骗越来越多

现今的合同骗子已从以往的单干户向组合型发展,一般由多人合伙,明确分工,进行多头行骗。这种形式的诈骗往往因貌似合法而更具有欺骗性。

2、障眼法以假乱真

他们有的虚构单位或冒用其他单位的名称进行诈骗;有的利用私刻公章、提供虚假担保等手法,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3、部分付款做诱饵

一些骗子利用一些单位离他们路途较远、信息不畅,对他们的身份、信誉等缺乏了解又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货到款清为幌子,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并假意先付部分货款进行诈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之间的区别及网络诈骗的举报方式。诈骗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而电信诈骗是诈骗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遭遇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尽可能多地留存证据,同时向举报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打款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