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网络诽谤如何维权

网络诽谤如何维权

时间:2024-11-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638
现在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人的犯罪,主要表现为网络上面的诽谤犯罪。那么普通人在遇到网络诽谤时候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网络诽谤的法律维权方法

1、报案维权

当公民遭遇网络诽谤时,应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并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根据法律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此期间向报案人提供办案情况咨询。

2、新规定下的维权标准

根据2013年最新司法《解释》,当一条网络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时,将被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无需了解,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关情况。

3、报案所需材料

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将根据具体案情而定,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公民在报案前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并备齐相关资料后前往报案。

网络诽谤的预防措施

1、加强法治教育

通过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网民应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应注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网络暴力”案的判决,对于法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程

加强法治建设,通过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是防止网络诽谤的重要手段。中国现行法律中已有许多与名誉权有关的规定,但在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空白。中国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建立与信息披露与保护平衡的法律规范。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通过限制公权力来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通行做法。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仍有待改进,但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将有效遏制网络诽谤行为。

3、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和自律机制

中国互联网行业应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并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中国互联网协会曾发布了自律公约,但实际参与者较少。建议互联网行业采取律师行业的做法,通过加入协会并接受自律规则来约束从业者,同时建立违反行业纪律的惩处制度。这样才能增强互联网行业的自律力度,保障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首认定的要素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 网络诽谤如何维权

    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要防治网络诽谤,应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

  •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暴力行为,捏造事实对他人名誉权进行诽谤的,情节严重就会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网上讲人家隐私违法吗
  • 被恶意投诉怎么办
  • 媒体造谣怎么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