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何规定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何规定

时间:2023-10-2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833
很多小伙伴都对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何规定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规定

一、客体要件

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虽然有些犯罪活动可能使用欺骗手段并追求非法经济利益,但如果侵犯的客体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则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包括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此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在本法第193条已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可以从形式上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实质上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无论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或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就构成欺诈行为。但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人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属于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售的商品进行夸张宣传,但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行为不构成欺诈。欺诈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没有限制,可以是语言欺诈或动作欺诈。欺诈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行为人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继续保持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错误认识取得财产的行为也构成欺诈。根据本法第300条的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迷信骗取财物的行为也属于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人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属于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售的商品进行夸张宣传,但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行为不构成欺诈。欺诈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没有限制,可以是语言欺诈或动作欺诈。欺诈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行为人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继续保持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错误认识取得财产的行为也构成欺诈。根据本法第300条的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迷信骗取财物的行为也属于诈骗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诈骗罪中配偶的责任

    诈骗罪中配偶的责任问题。在诈骗活动中,如果配偶没有参与且不知情,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骗取公私财物、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故意诈骗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他类似行为如拐卖妇女、儿童或骗取银行贷款等,则构成其他罪名。

  • 公安立案定性诈骗罪的依据

    公安立案定性诈骗罪的依据,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

  •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 虚增工程量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关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