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侵占行为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若侵占公司、企业财物的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则属于"数额较大";若侵占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则属于"数额巨大"。对于犯罪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职务侵占罪,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千八百元的犯罪数额,可以增加一个月的刑期,从而确定基准刑。
因此,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追究起点为5000元至1万元。如果侵占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且能够退赔损失,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
在实际应用中,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往往容易混淆,下面是两者的区别:
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涉及公共财物,还可以涉及私人财物,包括不动产。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而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的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职务侵占罪的法院受理程序。职务侵占罪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立案受理,属于公诉案件。但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案件,如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轻微刑事案件等。法律对于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没收财产等
如何举报公司盗窃行为的相关步骤和法律规定。建议发现公司存在盗窃行为时,立即报警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盗窃罪的刑事处罚、量刑标准以及共同犯罪的处理方式,包括罚金规定和其他转化盗窃罪的情况。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