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扣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在账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其他方式退还对方单位或个人一定比例的商品或服务价款。回扣是商业贿赂行为中最常见、最典型的形式之一。其特点包括:
这是一种常见的贿赂手段,与回扣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一定与商品或服务价款挂钩,可以发生在交易的各个阶段。帐外暗中是回扣的要件,但不是商业贿赂的要件。供应商通过支付事实上并未发生业务的广告费、咨询费、宣传费等,获取在商场的销售权,排挤竞争对手,获得独家销售权。
为了笼络对方经办人员,加强感情投资,并规避法律风险,经营者还采用了钱财以外的方式进行间接贿赂。例如,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以考察为名,邀请医院相关人员到国外旅游,全部费用由其负担。
附赠是指经营者为引诱交易相对人与其发生交易,附带地向后者提供现金和物品的行为。赠品由经营者提供,接受赠品的是作为交易相对人的另一方经营者或消费者。赠品随商品一起给付购买方,包括现金和物品。在合法范围内,经营者对消费者的附赠是合法的。但除了小额广告礼品外,法律禁止经营者之间的附赠。一些经营者常常采取赠送汽车、上网卡、购物券等方式,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非法佣金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暗中给予,双方都不入账。中间人通常没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即没有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上没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即使入账,也不记入“劳务收入”科目,而记入“其他收入”科目。例如,保险公司以劳务费的名义支付给没有保险代理资格的单位。
根据《刑法》第163条的规定,公司或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不同数额的贪污或受贿行为的量刑标准。根据贪污或受贿数额的大小,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下的刑罚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处罚方式。同时,文章还列出了认定“其他较重情节”、“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具体情形,以便对贪污或受贿
公务员受贿行为的法律后果。公务员受贿能否保住工作取决于是否受到刑事处罚,若受到刑罚则会被开除。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违反廉政纪律的公务员将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
举报受贿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的问题。举报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若无法提供证据,受案机关可能不立案。同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也会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要求。
单位行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法律处罚、刑罚适用问题、立案标准以及认定问题。单位行贿指单位以集体名义实施行贿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归单位所有。对单位行贿的处罚包括判处罚金和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个人行贿罪的刑罚。在认定单位行贿罪时,需要注意区分被动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