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如何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如何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时间:2024-08-0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中间人佣金,必须如实入帐。”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如何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一、商业贿赂的定义和特征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品交易活动中,为了获取交易机会,特别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经营者采用给财物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商业贿赂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主体:从事商品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

2. 行为方式:通过秘密地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收买。

3. 主观意图:是故意和自愿的行为。

4. 贿赂对象:交易相对人或对交易的成交具有决定作用和重大影响的人。

5. 贿赂形式:除金钱回扣外,还可以包括提供出国考察、免费旅游或度假、房屋装修、高档宴请、色情服务、赠送礼品等。

6. 目的:通过贿赂来销售或购买商品,争取交易机会或交易优惠条件,获取不正当竞争利益。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公平竞争,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商业贿赂的存在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公务员中的个人腐败、贪污受贿提供了土壤,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腐蚀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回扣的定义和特征

回扣是指经营者为了不正当获取利益和优惠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向对方或有关人员暗中提供现金、实物、有价证券或退还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帐外暗中给予和收受”。回扣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交易双方:回扣发生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支付方可以是卖方或买方。

2. 支付方式:回扣是在帐外暗中支付的,给予方和收受方都不入账。

3. 形式:回扣的形式可以是现金、实物、有价证券或退还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

4. 目的:回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例如高价出售商品、推销伪劣产品、引诱对方签订交易合同等不公平的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正当竞争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方式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管辖权确定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应参照相关解释确定诉讼管辖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而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确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特别是已经能够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

  • 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 涉及域名纠纷的法律规定

    涉及域名纠纷的法律规定。相关纠纷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当事人可通过诉讼解决。法院管辖涉及侵权行为的域名纠纷案件,涉外域名纠纷案件需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确定管辖。相似域名可能导致公众误认,不正当的注册和使用可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建议遭遇纠纷的公

  •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问题。傍名牌现象日益普遍,涉及商品领域多元化,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傍名牌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傍名牌虽能迅速获利,但风险较高且非长久之计,涉及复杂的法律问

  •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和违法性
  • 网络著作权部分
  • 商标转让法律意见书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