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死刑,并并处没收财产。个人贪污数额在单独犯罪中是指个人实际贪污的数额,在共同犯罪中,对于组织、领导贪污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而言,是指贪污犯罪集团的贪污总数额,对其他共同贪污犯罪的分子而言,则是指某个人实际参与贪污的数额。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重大贪污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贪污犯罪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后果特别严重的,或者贪污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罪证、打击报复证人、拒不退赃,情节特别恶劣等。
只有在同时具备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和情节特别严重两方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只具备其中一项的,不能处死刑。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行为,将被判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并且在犯罪后有悔改表现和积极退赃,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是,如果个人贪污数额为1万元以上,即使有悔改表现和积极退赃,也不能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除非具有其他法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
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的行为,如果情节较重,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较轻,将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犯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件的量刑应注意以下问题: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如果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也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如果挪用公款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将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如果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情节轻微,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也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
如果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将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面临的刑事责任。依据司法解释,具体数额较大包括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或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的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根据不同数额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并报最高法备案。对于挪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
只有在同时具备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和情节特别严重两方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判处死刑,并处没收则产。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