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死刑,并并处没收财产。个人贪污数额在单独犯罪中是指个人实际贪污的数额,在共同犯罪中,对于组织、领导贪污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而言,是指贪污犯罪集团的贪污总数额,对其他共同贪污犯罪的分子而言,则是指某个人实际参与贪污的数额。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重大贪污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贪污犯罪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后果特别严重的,或者贪污后订立攻守同盟、毁灭罪证、打击报复证人、拒不退赃,情节特别恶劣等。
只有在同时具备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和情节特别严重两方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只具备其中一项的,不能处死刑。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行为,将被判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并且在犯罪后有悔改表现和积极退赃,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是,如果个人贪污数额为1万元以上,即使有悔改表现和积极退赃,也不能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除非具有其他法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
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的行为,如果情节较重,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较轻,将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犯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件的量刑应注意以下问题: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如果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也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如果挪用公款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将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如果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情节轻微,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也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
如果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将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
监察委员会的调查范围包括贪污贿赂、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等犯罪案件。具体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玩忽职守罪、环境监管失职罪、滥用职权罪等。相关法律依据为《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第十二条,其中列举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具体罪名,包括单位受贿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