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受贿罪主体的分类

受贿罪主体的分类

时间:2025-01-0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394
很多小伙伴都对受贿罪主体的分类有疑惑,接下来,请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希望以下的内容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赶紧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受贿罪主体的分类

一、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的分类方法,可以科学地将国家工作人员在学理上受贿罪主体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一定公共权力行为的公务员,他们主要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

二、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其次是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此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等。上述三种类型的人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人员都是国家干部,即属于国家干部编制,依法取得职务身份,依法行使国家管理职权的人员。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类是国家工作人员,第二类和第三类按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有的学者称为“准国家工作人员”。第三类人员可以是国家干部,也可以不是国家干部。

例如,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在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存在一部分“工人”编制的工作人员。虽然他们不是国家干部,但他们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委托,依法从事公务活动。这种有委托与被委托关系的人员,应被视为国家工作人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关处理措施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

  • 非国家工作人员收贿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是特殊主体。4、主观方

  • 商业贿赂罪的犯罪构成及防范措施

      商业贿赂罪是一个类罪名,它包括商业受贿罪、商业行贿罪。  商业贿赂包括行贿和受贿,是由行贿与受贿双方相互勾结成立的犯罪,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双向行为,其犯罪主体相应的也包括行贿罪主体和受贿罪主体。因此立法上将商业受贿犯罪的主体范围予以一定程度拓宽,使

  • 受贿罪主体的分类
  • 监理临时工受贿算犯罪吗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有关认定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