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时间:2023-11-30 浏览:10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权力使人堕落,权力给予相应职位得国家工作人员管理他人或者相关集体的力量的同时也容易使得当事人利用权力来牺牲集体利益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 这也属于我们所说的贪污腐败,那么贪污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主观心理状态
贪污罪是指国有公司人员以直接故意的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往往是由非直接故意所致。
主观目的
贪污罪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一般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客观表现
贪污罪是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是通过超越职权或不适当行使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严重损失。
共同实施的难题
在国家工作人员与他人内外勾结共同实施贪污时,界定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可能会产生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需要从整体上评价案件,并将其定性为共同贪污。相反,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行为并非为自己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其行为在价值上不能等同于国家工作人员自己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刑法将难以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更符合滥用职权罪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性质,因为行为的违法性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公权力和自我职责的亵渎,并在造成公共财产等重大损失情况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中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诉前证据保全的条件、裁定和执行、担保及解除措施等,同时强调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或从事商标代理业务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词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
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分类
渎职侵权犯罪罪名的分类,包括滥用职权类犯罪、玩忽职守类犯罪、徇私舞弊类犯罪、侵权类犯罪以及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五大类。每类犯罪都详细列出了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这些罪名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违反规定造成的
-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刑罚规定
-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刑事责任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