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4-10-2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9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为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一、坚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司法理念

1.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坚持维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尊重其诉讼主体地位,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审判必须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不能受到舆论压力或其他非法因素的影响。

3. 程序公正原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判案件,确保法律的准确有效执行。

4. 审判公开原则。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依法公开审判过程和裁判文书。

5. 证据裁判原则。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基础,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查和认定证据。被告人有罪应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二、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

6. 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但影响量刑的证据存疑的,应在量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

7. 重视证据和调查研究,改变“口供至上”的观念和做法,注重实物证据的审查和运用。仅凭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8. 排除通过非法方法收集的刑讯逼供或其他不当手段获得的被告人供述。除非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否则应排除在规定办案场所外取得的供述,未全程录音录像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

9. 未经指纹鉴定、DNA鉴定等科学鉴定与被告人、被害人相应样本作同一认定的现场遗留物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未经辨认、鉴定等方式确定来源的涉案物品、作案工具等,不得作为定案依据。对于命案,应审查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三、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

10. 庭前会议应归纳事实、证据争点。对于有异议的证据,庭审时应重点调查;对于没有异议的证据,庭审时应适当简化举证和质证。

11. 应以庭审为中心审理案件。事实证据调查和定罪量刑辩论都应在法庭进行,裁判结果应在法庭形成。

12. 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除非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产生严重后果,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应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

13. 未经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或出庭后拒绝作证的证人,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不得作为定案依据。

14. 应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庭审中的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辩解理由、辩护意见和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在庭审中或裁判文书中说明采纳与否及理由。

15. 对于定罪证据存疑的案件,应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如人民检察院在两个月内未提交书面材料,应根据在案证据依法作出裁判。

四、认真履行案件把关职责,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16. 合议庭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负责,承办法官为案件质量第一责任人。合议庭成员应通过庭审或阅卷等方式审查事实和证据,独立发表评议意见并说明理由。死刑案件应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承办。

17.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委员依次独立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18. 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后,如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得发回重新审判。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在上诉或抗诉后,不得再次发回重新审判。

19. 不得通过降低案件管辖级别规避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不得就事实和证据问题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20. 复核死刑案件时,应讯问被告人,并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于存疑的证据,应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到案发地进行调查。

21.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审结的,应依法报请延长审理期限。

22. 建立科学的办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得以单项考核指标如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评价办案质量和效果。

五、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

23.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职责审判案件,不得参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联合办案。

24. 保障辩护人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辩护权利。准许辩护人申请调取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

25.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等旁听观审。

26. 对于确有冤错可能的控告和申诉,应依法进行复查。如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及时纠正。

27. 建立审判人员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审判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下不受追究。如审判人员违反审判工作纪律或徇私枉法,应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