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犯罪嫌疑人的从业经历、学历、专业知识来审查。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辨别药品真伪的能力。
(2) 从销售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来判断。如果犯罪嫌疑人从没有合法手续的人员处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药品,应当推定为其认识到假药的可能性,即主观上明知。
(3) 从销售方式是否正常来判断。通过分析买卖药品的交接方式、时间、地点,可以判断销售方式是否正常。例如,是否在正规药店进行销售,是否在正常交易时间内销售。如果在夜间或小作坊地点进行交易,则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对假药的认知程度。
(4) 从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方面进行审查。
(5) 判断是否有批准文号、合法的经营执照及许可,是否盗用他人的批准文号,或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8条规定,假药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该种药品。
除了以上情形,还有按假药论处的情况,包括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或者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变质的药品;被污染的药品;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以及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
被告人宫××是否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问题。文章指出,无法证明宫××明知受委托加工的是心可舒或其他药品,且宫××的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四种行为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宫××仅参与部分行为,对药物的性质和流向一无所知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卖假药移交检察院的法律处理程序,包括审查起诉程序、逮捕程序和法院审判程序等。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涉及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两种情况。卖假药的刑法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会处以罚企业和责任人员。公安机关在调查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时,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