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如何认定制售假药罪的主观

如何认定制售假药罪的主观

时间:2025-01-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957
病从口入是许多的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而当我们生病之后我们同样需要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所以如果我们所口服的药物同样有着问题甚至是毒性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到生命,而售卖假药的行为则属于犯罪,那么如何认定制售假药罪的主观?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何认定制售假药罪的主观

主观故意的认定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主观故意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主要表现,即明知是假药而进行生产、销售。对于不知道是假药而进行生产、销售的行为不构成该罪。因此,主观明知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难点。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辩解自己在主观上并不明知其生产、销售的药品是假药,以此来逃避刑事惩罚。

从客观行为判断主观意图

为了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生产、销售假药,可以从其客观行为来推断。主要的判断依据如下:

(1) 从犯罪嫌疑人的从业经历、学历、专业知识来审查。这些因素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辨别药品真伪的能力。

(2) 从销售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来判断。如果犯罪嫌疑人从没有合法手续的人员处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药品,应当推定为其认识到假药的可能性,即主观上明知。

(3) 从销售方式是否正常来判断。通过分析买卖药品的交接方式、时间、地点,可以判断销售方式是否正常。例如,是否在正规药店进行销售,是否在正常交易时间内销售。如果在夜间或小作坊地点进行交易,则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对假药的认知程度。

(4) 从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方面进行审查。

(5) 判断是否有批准文号、合法的经营执照及许可,是否盗用他人的批准文号,或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关于假药的认定

假药的定义

假药是指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属于假药的药品,以及按假药处理的药品。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8条规定,假药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该种药品。

除了以上情形,还有按假药论处的情况,包括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或者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变质的药品;被污染的药品;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以及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 卖假药移交检察院的法律处理程序

    卖假药移交检察院的法律处理程序,包括审查起诉程序、逮捕程序和法院审判程序等。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涉及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两种情况。卖假药的刑法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会处以罚企业和责任人员。公安机关在调查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时,

  • 销售假药罪的定性与量刑因素

    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定性与量刑因素。法律规定中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针对特定人群、特定药品类型等。同时,还明确了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界限。判断是否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需基于假药物质及他人使用假药可能性的事实判断。

  •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
  •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 销售假药辩护词范文如何书写?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