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5-24 浏览:8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87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别人的遗失物,捡到后应该及时归还,那么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关于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法律区别

1.心理状态的区别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二款规定,遗失物是指失主无意识地丧失对动产的占有,往往难以准确回忆或说明遗失发生的具体地点;而遗忘物是指占有人有意识地将物放置于某地,事后能准确地回忆或说明物所遗留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2.拾得人的主观判断

拾得人对于所拾之物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往往能够进行直观的判断。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负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只涉及民事纠纷,后者可能面临刑罚。这是因为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主观恶性较小,只需进行赔偿;而侵占遗忘物的主观恶性较大,可能需要受到刑罚的惩罚。

3.占有变动模式的区别

遗失物的占有变动模式为“占有-无人占有”,而遗忘物的占有变动模式为“占有-占有”。这意味着遗忘物的所有人遗忘后,场所管理人会自动取得对遗忘物的占有权,无论管理人是否发现并拾取遗忘物。

4.法律效果的区别

遗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而遗忘物的拾得人或发现人则不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这意味着拾得遗失物的人可以要求失主偿还因拾得而产生的费用,而拾得遗忘物的人则没有这样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房屋居住十几年无证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

    拆迁房屋补偿问题中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无证房屋的补偿、严重违反规划或恶意抢建的房屋补偿、无法取得合法产权证明的房屋补偿以及被拆迁人的定义和补偿方式。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同时,拆迁补偿可以通过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方式

  •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案件中,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在登记名义人李某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基于善意取得了房屋抵押权。文章解读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抵押权方面的应用,包括其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并认为银行以善意取得的方式取得了抵押权。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胡某应向李

  • 公家房屋的遗嘱处分问题

    关于公家房屋的遗嘱处分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公家房屋属于公家财产,个人无法通过遗嘱进行处分。遗产指的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公家房屋不在此范围内。个人承包的收益可依法继承,但公家房屋的继承需由公家依法处置。

  • 案例:物业管理企业维权的法律之路

    北京某国有大型物业公司在管理多个住宅小区过程中面临的欠费问题。由于业主欠费数额巨大,物业公司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文章深入分析了欠费问题的成因,认为主要涉及到供暖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化的难题以及政府职责的缺失。同时,物业公司也面临着法律手段与经

  • 法律对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方式
  • 私房无证拆迁怎么补偿
  • 哪个部门管理拆迁遗留问题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