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5-24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87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别人的遗失物,捡到后应该及时归还,那么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关于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遗留物与遗失物的区别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法律区别

1.心理状态的区别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第二款规定,遗失物是指失主无意识地丧失对动产的占有,往往难以准确回忆或说明遗失发生的具体地点;而遗忘物是指占有人有意识地将物放置于某地,事后能准确地回忆或说明物所遗留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2.拾得人的主观判断

拾得人对于所拾之物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往往能够进行直观的判断。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负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只涉及民事纠纷,后者可能面临刑罚。这是因为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主观恶性较小,只需进行赔偿;而侵占遗忘物的主观恶性较大,可能需要受到刑罚的惩罚。

3.占有变动模式的区别

遗失物的占有变动模式为“占有-无人占有”,而遗忘物的占有变动模式为“占有-占有”。这意味着遗忘物的所有人遗忘后,场所管理人会自动取得对遗忘物的占有权,无论管理人是否发现并拾取遗忘物。

4.法律效果的区别

遗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而遗忘物的拾得人或发现人则不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这意味着拾得遗失物的人可以要求失主偿还因拾得而产生的费用,而拾得遗忘物的人则没有这样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