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扭送 >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

时间:2020-07-2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920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很多朋友并不清楚这个问题,以下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一起来阅读,增加法律常识吧。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

不算。依《刑法》之规定,非法拘禁罪是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是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关键。这种非法可以是使用捆绑、殴打、关押等暴力手段,也可以是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对受害人实施威胁,使受害人陷入高度恐惧之中,被迫听从犯罪嫌疑人的摆布,不敢逃离,从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非法手段来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

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关键,是看是否采用非法手段限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不顾受害人的反抗,将其强行押上其车辆,又将其送往公安机关,在此过程中,确实限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但非法拘禁罪的核心要件在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是否合法,是否有法律依据。受害人系网上逃犯,正在被公安机关抓捕,依《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由此可见,受害人系正在被追捕的逃犯,任何公民都可以将其立即扭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任何公民当然也有权将其扭送。有人认为扭送者和受害人存在经济纠纷,其扭送是为了其一已私利,所以其扭送行为不合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将违法犯罪分子扭送至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神圣权利,其目的在于发动群众,同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帮助公安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也确实帮助司法机关侦破了大量刑事案件,对于司法机关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白某扭送的动机不纯,是为了一已私利,但其扭送行为客观上有利于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其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又具有法律依据,故其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扭送群众是否担责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时扭送群众的法律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是正当扭送且造成被扭送人员受伤,扭送群众通常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扭送错误或超出法定范围,则需承担责任。文章还介绍了正当防卫与扭送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单位和个人范

  • 一、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

    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分析了扭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法律性质不明确、人权保障不足和规定过于抽象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和客观要件,并讨论了是否需要主观过错作为构成要件的问题。

  •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扭送的定义、性质及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扭送是公民将犯罪嫌疑人送交公、检、法机关处理的行为。异地扭送需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立即通知所在地公安机关。公民应注意及时交送、尊重被扭送人权益,并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工作。有效处理异地扭送,保障公民和被扭送人的合法

  •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后,是否可申请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如检察院未批准逮捕、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要求等,被拘留的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另外,行政拘留不可取保候审,而刑事拘留则可根据法律程序申

  • 扭送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
  •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