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后需要提起公诉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和解后,嫌疑人要履行和解协议,嫌疑人履行协议后,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刑事和解后需要提起公诉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刑事和解后的公诉处理程序
依法提起公诉的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如果根据法律应当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零二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将此作为是否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因素予以考虑。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不起诉条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但是,如果根据法律应当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
公诉案件不起诉的种类
1. 法定不起诉,也称为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里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在遇到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时,不能自行决定是否起诉,而必须根据法律作出不起诉决定。2. 酌定不起诉,也称为相对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根据刑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案件,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给予训诫、责令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3. 存疑不起诉,也称为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的规定,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如果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精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进行两次补充侦查。因此,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如果事实仍未查清、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
刑事和解后可作为是否需要判处刑罚的因素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作为是否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因素予以考虑。对于依法应当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和解协议已经全部履行,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证据证明和
-
刑事和解后需要提起公诉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对于依法应当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第五百零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作为是否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因素予以考虑
-
“刑事和解”是种新兴模式
-
职务侵占案件是否适合调解? — 法律专家解读
-
寻衅滋事和解后能撤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