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审判免于刑事责任多久能出来
时间:2024-10-09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件在一审时犯罪嫌疑人是被判刑,但是他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于是在一审审理之后也提起上诉,并且提交了翻案的证据,在二审的时候免于刑事处罚,被宣告无罪。那么,如果二审判免于刑事责任多久能出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法律效力和执行时间
一、法律效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生效后具备法律效力。以下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情况:1. 经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或抗诉的判决和裁定;2. 经过终审的判决和裁定;3. 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以及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判决。
二、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1. 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2. 犯罪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不同刑事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时效期限。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3. 经过特赦令免除刑罚。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4. 案件需要被害人提起告诉,但被害人没有提起告诉或撤回告诉。对于这类案件的追究失去了法律基础;5.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根据刑法的原则,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三、法律处理方式
对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1. 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公诉案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立案的决定;2.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发现案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3. 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发现案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4. 在审判阶段,对于符合第一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其他情形,一般应以裁定终止审理。然而,如果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已经死亡并无罪,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了解二审判决的法律效力和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这些规定和措施保障了公正的刑事司法,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和价值分析。该原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消除其担心加重处罚而不敢上诉的顾虑,确保上诉制度的正常运行。此外,上诉不加刑原则也有助于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其适用范围包括被告人独立提起上诉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的案件等。
-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可以到检察院抗诉吗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是否可以到检察院抗诉的问题。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当事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但并非所有再审申请都能获得支持。同时,检察院签了不起诉书后,涉事人员有权要求归还被扣留的手机。
-
刑事二审居然判无罪怎么办
刑事二审中判无罪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文章指出,在适用法律的前提下,如果证据不足以明确被告人是否有罪,或者证据方面存在疑点,司法机构应做出无罪判定。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二审的相关规定,包括二审上诉到判决的时间限制以及特殊情况下可延长的情形
-
向检察院抗诉会受理吗
-
二审刑事判决抗诉期限如何规定?
-
刑事二审开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