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应当依法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实行法律监督。如果人民检察院确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应当依法提出抗诉。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判决、裁定中认定的事实存在错误,或者用于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实际上有罪却被判无罪,或者被告实际上无罪却被判有罪。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对犯罪行为的刑罚适用明显不当,即对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或者刑罚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对罪名的认定错误,例如将多个罪名判决为一个罪名,或将一个罪名判决为多个罪名,从而影响了量刑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错误地免除了刑事处罚,或者错误地适用了缓刑、禁止令、限制减刑等。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的规定,以下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即需要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在侦查期间,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还有其他重要罪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规定,应当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这个决定由公安机关做出,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需要报备人民检察院。
当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完毕并移送人民检察院时,人民检察院需要重新计算审查期限。
当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并移送人民法院时,人民法院需要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当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当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原审人民法院自收到发回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如果案件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期限应当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之日起重新计算。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抗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抗诉原则包括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形。抗诉程序包括抗诉的提出和方式,提出抗诉的主体和接受抗诉的法院审级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抗诉案件的再审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的相关内容。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