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中,人民法院主要进行合法性审查。被诉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包括处罚实体内容的合法性和处罚操作程序的合法性。为了证明这两个方面的合法性,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两类证据材料:被处罚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材料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证据材料,以证明行政处罚决定在实体和程序上都是合法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没有提出行政处罚程序问题,人民法院也会审查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如果发现程序严重违法,即使原告没有提出程序问题,人民法院也会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因此,行政执法机关在应诉时必须提供处罚程序合法的证据材料。
行政诉讼只要求提供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并不要求提供整个案卷材料。除非人民法院特别需要调阅案卷,被告行政执法机关只需提供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不需要提供其他材料,如调查报告、合议笔录等。行政执法机关在举证时,也不一定将所有证据材料都提供给人民法院,只需提供“据以处罚”的证据材料即可。只有经过审查被采用、作为支持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才是“据以处罚”的证据。当然,有些证据材料虽未采用,但对维持行政处罚决定有利的,也可以提供,为胜诉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否采纳由人民法院决定。
被告如果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将被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因此,即使行政执法机关有足够证据,但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不提供,也会被人民法院视为被诉行政处罚决定没有相应证据,从而导致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然而,人民法院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仅仅是因为诉讼程序上未提供证据,被处罚人的违法事实及其证据仍然存在。因此,在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后,执法机关仍有权重新做出与被撤销的行政处罚决定内容相同的处罚决定。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请求的处理办法,以及行政诉讼举证期限的规定。根据司法解释,一旦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的诉讼请求将不被允许,除非有正当理由。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10日内提供证据,举证期限过后提供的证据不被采纳。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
一份刑事起诉状范本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辩护人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以及案件事实和起诉的根据和理由。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填写这些信息,并明确指出起诉书的内容必须清楚明确,证据必须确实充分。最后根据案件情况,提出相应的法律处理和处罚建议。
被告人张某甲因滥用职权和受贿的起诉书。张某甲在担任征地动迁办公室工作人员期间,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案件已经移送审查起诉,张某甲被指控触犯刑法相关规定,需追究其刑事责任。张某甲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性质及其分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在行政诉讼中被广泛运用,以证明案件事实和解决行政争议。法院在审查证据时需客观对待,综合研究审查,以确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