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办错案怎么办

时间:2025-01-07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942
检察官在行使职权、办理案件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是错案,2020检察官办错案怎么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检察官办错案的法律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检察官执行检察长决定时认为决定错误时,应当书面提出意见。如果检察长不改变原决定,检察官应当执行。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七条规定,如果检察长不同意检察官的处理意见,可以要求检察官复核,也可以直接作出决定,或者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因此,当检察官认为检察长的决定存在错误时,应当书面提出意见。如果检察长坚持原决定,检察官则必须执行。

刑事诉讼程序之立案后的下一步

在刑事诉讼中,立案后的下一步是侦查。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 立案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将其作为刑事案件移交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 侦查

侦查是指特定的司法机关为了收集、查明、证实犯罪事实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相关的强制性措施。

3. 起诉

起诉有两种形式,包括公诉和自诉。

4. 审判

审判是指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人民法院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依法提起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 执行

执行是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 刑事速裁程序中检察院的出庭义务

    刑事速裁程序中检察院的出庭义务及其存在的问题。刑事速裁程序要求检察官必须亲自出庭,但存在辩护权维护不足、无法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手续复杂以及程序权利被削弱等问题。法律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短时间内审结,并规定了重新审理的情形。

  • 上诉人信息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 父母坐过牢孩子能考公务员吗

    父母曾受过刑事处分对孩子考公务员的影响。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孩子理论上仍具有报考资格,但特定职位如警察、检察官及法官等,在招募时会进行深入的直系亲属背景调查。若父母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重大犯罪行为或正在服刑,孩子的录取几率会下滑。另外,正在服刑的直系

  •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可以独任办理吗
  • 案件是检察官办案组办理的,检察官如何指定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