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案调查
立案是一般程序的起始阶段,必须在查处前进行立案。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目的是获得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证据。调查和取证是行政机关对立案处理的案件进行的专门活动,以查明案情和收集证据为目的,是行政处罚的核心程序。调查取证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进行抽样取证和先行登记保存。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时应制作询问笔录。在必要时,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本人或与案件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并制作检查笔录。如果需要现场勘查,也应制作现场勘验笔录。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执法人员应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回避。(2) 审查决定
案件调查结束后,行政机关应根据获得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以采纳。在查清事实、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行政机关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一般的行政处罚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但对可能给当事人造成极大损失的处罚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集体讨论决定。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行为,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根据相关规定,一般程序处理应在24小时或3日内作出处罚,具体取决于处罚种类。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和不礼让行人等,这些行为具有极大的
《行政处罚法》关于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条件和程序、不服处罚决定的救济途径、罚款收缴制度,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对于边远地区的罚款收缴困难也进行了说明。最后,文章提及法院在判决前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并在查明事实的
车辆扣分不服的法律处理程序、驾照记分周期的规定以及机动车环保标志的规定。对于不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仍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驾照记分周期从初领驾驶证日期算起,违法行为产生的分值会被记入驾驶证中,累积达12分需
公务员胡某因朋友请求教训邻居而与对方发生冲突,受到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和降级处分后的申诉与控告程序。胡某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后,只对行政拘留处罚得到受理,而对降级处分的复议申请未被受理。根据法律规定,胡某可以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