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案调查
立案是一般程序的起始阶段,必须在查处前进行立案。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目的是获得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证据。调查和取证是行政机关对立案处理的案件进行的专门活动,以查明案情和收集证据为目的,是行政处罚的核心程序。调查取证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进行抽样取证和先行登记保存。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出示证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时应制作询问笔录。在必要时,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本人或与案件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并制作检查笔录。如果需要现场勘查,也应制作现场勘验笔录。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执法人员应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回避。(2) 审查决定
案件调查结束后,行政机关应根据获得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以采纳。在查清事实、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行政机关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一般的行政处罚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但对可能给当事人造成极大损失的处罚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集体讨论决定。针对卖淫嫖娼人员的收容教育办法及其争议。收容教育是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但其法律依据《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被指违背《立法法》。此外,收容教育制度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冲突,且全国仅有北京仍保留该制度。废除收容教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适用范围及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在特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核实参会人员、宣布纪律和权利义务、确认主持人身份、宣布听证事项和案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质证和辩论、其他参与人陈述、最后陈述等步骤。听证会的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罚教结合原则、维护合法权益、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条例明确了实施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施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要求。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不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