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未被发现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在二年内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而该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包括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
在理解该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该规定中的“发现时间”是指行政机关的立案时间,而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时间。
违法行为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停止的日期。例如,在运输违禁物品的情况下,如果用了10天时间,应从最后一天将违禁物品转交他人的日期开始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应从行为终止之日开始计算。例如,某公民自从接通电源时就开始偷电,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该公民停止偷电之日起计算。又如某人违法占地建住宅,其行为的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某人拆除住宅,退出土地之日起计算。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期限内发现违法行为,但最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超过行政处罚追究期限,法院不会因此超出行政处罚追究时效而处理。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具备一定要件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对于税务违法行为而言,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一般只要具备偷税、逃避追缴税款、抗税行为或其他违反税务管理制度的客观要件,即构成税务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主体,即纳税人或税务管理的特定对象,并且该主体应具备行政责任能力。因此,在税务行政处罚中,“一事”指的是一个税务违法行为,即在实施处罚时发现的税务违法行为。对于连续偷税行为,应将偷税数额进行累计计算。
车辆扣分不服的法律处理程序、驾照记分周期的规定以及机动车环保标志的规定。对于不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仍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驾照记分周期从初领驾驶证日期算起,违法行为产生的分值会被记入驾驶证中,累积达12分需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长春地区盗窃不足500元的处罚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此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将更为严厉。文中还提及了刑法对盗窃罪的认定和量刑标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对盗窃数额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