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产品质量法》和《特种设备监督条例》的行政诉讼期限为三个月,行政复议期限为60天;适用《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行政诉讼期限为十五天,行政复议期限仍为60天。
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的十五日内,需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三日内提出申请;若在告知后三日内未提出书面申请,则视为放弃听证权。行政机关应在听证前七日通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和地点。因此,行政处罚的告知到行政处罚决定下达应为3日。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期限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如下:
1.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计算期间从违法行为发生日起,直到发现之日止。对于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计算期间从该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
2.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若当事人不在场,则行政机关应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若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无法通过其他方式送达,可采用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若在公告发出后的60日内,当事人领取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则以领取日期为送达日期。
3.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规定指的是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两年后发现不予处罚。若在两年期内已被投诉举报且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即使调查取证超过两年时间,仍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惩处。该规定不适用于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一) 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
(二) 受他人胁迫而进行违法行为;
(三)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并有立功表现;
(四) 其他依法可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况,不予行政处罚。
一个案件涉及多个违法行为时的处罚原则。文中介绍了三种合并处罚的方法,包括选择较重的行政处罚、合并处罚所罚金额之和以及再次裁量并限制罚款金额。同时,文章强调了行政处罚应遵循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应纠正违法行为并教育公民守法。此外,公民对行政处罚
违纪党员的行政处罚程序。首先,调查核实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错误事实。其次,审议与谈话,掌握案情并要求违纪党员写出书面检查。接着,党支部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处分意见并通知违纪党员参加支部党员大会。最后,根据处分权限报请审批,由镇纪委下达批复,严重情况移交司
行政处罚的定义、种类及其合法性和规范性。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惩罚。然而,在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中,行政处罚的种类有时会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需要遵守法律确保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超出范围的处罚种类,应当另行下发通
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的区别与联系。行政处理是一种笼统说法,包括多种具体行政行为,而行政处罚是旨在惩罚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一种行政法律制裁手段。行政处罚是国家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定。两者虽有所不同,但都是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