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有哪9种行为

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有哪9种行为

时间:2024-06-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600
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度是非常高的,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使用智能手机时离不开APP,智能手机的很多适用都是APP实现的,那么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9种行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9种行为

一、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

1. 在App中没有隐私政策,或者隐私政策中没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规则。

2. 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

3. 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难以访问,如进入App主界面后,需多于4次点击等操作才能访问到。

4. 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难以阅读,如文字过小过密、颜色过淡、模糊不清,或未提供简体中文版等。

二、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1. 未逐一列出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2.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发生变化时,未以适当方式通知用户,适当方式包括更新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并提醒用户阅读等。

3. 在申请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或申请收集用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行踪轨迹等个人敏感信息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或者目的不明确、难以理解。

4. 有关收集使用规则的内容晦涩难懂、冗长繁琐,用户难以理解,如使用大量专业术语等。

三、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1. 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

2. 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后,仍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或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

3. 实际收集的个人信息或打开的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超出用户授权范围。

4. 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

5. 未经用户同意更改其设置的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状态,如App更新时自动将用户设置的权限恢复到默认状态。

6. 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和算法定向推送信息,未提供非定向推送信息的选项。

7. 以欺诈、诱骗等不正当方式误导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如故意欺瞒、掩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真实目的。

8. 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

9. 违反其所声明的收集使用规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四、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1. 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或打开的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与现有业务功能无关。

2. 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打开非必要权限,拒绝提供业务功能。

3. App新增业务功能申请收集的个人信息超出用户原有同意范围,若用户不同意,则拒绝提供原有业务功能,新增业务功能取代原有业务功能的除外。

4. 收集个人信息的频度等超出业务功能实际需要。

5. 仅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推送信息、研发新产品等为由,强制要求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

6. 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打开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用户不同意则无法使用。

五、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1. 既未经用户同意,也未做匿名化处理,App客户端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包括通过客户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2. 既未经用户同意,也未做匿名化处理,数据传输至App后台服务器后,向第三方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3. App接入第三方应用,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应用提供个人信息。

六、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

1. 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

2. 为更正、删除个人信息或注销用户账号设置不必要或不合理条件。

3. 虽提供了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但未及时响应用户相应操作,需人工处理的,未在承诺时限内(承诺时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无承诺时限的,以15个工作日为限)完成核查和处理。

4. 更正、删除个人信息或注销用户账号等用户操作已执行完毕,但App后台并未完成的。

5. 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未在承诺时限内(承诺时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无承诺时限的,以15个工作日为限)受理并处理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 各级人民政府如何对排污企业进行检查

    各级人民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制度。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有现场检查权,可查封、扣押违规排污企业设施和设备。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并接受监督。

  •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界限
  • 房地产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
  • 国资委监事会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