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有哪些

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4-10-1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673
我国为了提升游客旅游时的文明行为,推出了不文明行不记录,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有不文明行为的,情节严重会被记录入案的,那么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包括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

《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这些行为主要包括:

  1. 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2. 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3. 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
  4. 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
  5. 参与赌博、色情、涉毒活动;
  6. 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
  7. 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
  8. 违反旅游场所规定,严重扰乱旅游秩序;
  9.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的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其他行为。

如果监护人存在重大过错导致被监护人发生旅游不文明行为,监护人也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怎么防范旅游伤害事故

为了防范旅游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选择信誉好、诚信度高的旅行社

游客应选择信誉好、诚信度高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在国外拥有稳定的服务资源,并有财力保障,一旦需要赔偿时也更容易执行。

积累急救和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

游客有必要积累一些急救和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以便在旅游途中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量力而行,避免好奇心过重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切不可好奇心过重,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的活动,避免参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

购买适合自己的旅游保险

为了解决事故后的赔偿问题,游客有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在购买旅游保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 如实填写投保单,避免填写错误信息导致保险公司拒绝赔偿。
  2. 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免责范围、承保事项及理赔等条款。
  3. 随身携带保险卡或保险票,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案。

保留票据和相关证据

如果事故确实发生,当事人应保留好票据,包括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检查报告等,以备诉讼维权之用。

外出旅游必须加强防范

为了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外出旅游时必须加强防范,防范旅游伤害事故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行政处罚针对违法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赔偿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的经济补偿。针对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行政处罚有明确的处罚标准。同时,存在某些情形会加重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还需进行民事赔

  •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和保密性,以及行政处罚的原则、依据和类型。行政处罚信息需长期保存,但保密性受到保护,只有特定机关和律师可查询。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相符。我国规定的行政处罚类型包括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

  •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及防范措施。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处罚。同时,《刑法修正案(九)》对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做出更明确规定。为防范信息泄露,应建立警示教育学习机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加大执纪

  •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 妨害安全驾驶罪主观故意还是过失犯罪行为严重
  • 抢劫罪判刑多少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