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妨害安全驾驶罪主观故意还是过失犯罪行为严重
妨害安全驾驶罪,系指行为人为阻碍行驶过程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正常驾驶,而采取暴力手段或是夺取控制方向盘等操作装置的方式,从而影响了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擅自离岗,与他人发生斗殴事件,亦或者殴打他人,同样也危害到了群众的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
该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罪的客体方面,主要指向的是公众的安全利益,这具体涵盖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大量的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的安全;其次,从客观事实来看,本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在正在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施行了以下几种行为之一:要么使用暴力手段,要么强行抢夺并控制驾驶操纵装置,进而干扰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状态,要么就是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擅自离岗,并与他人进行暴力冲突或者殴打他人,从而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再来看看主体方面,本罪通常由一般的自然人来实施,这些人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年满16周岁,同时他们还必须是在行驶过程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或者驾驶员;最后,就主观心态而言,本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理态度。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妨害安全驾驶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在涉及故意犯罪的情境中,对于妨害安全驾驶罪这一特定罪行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故意。
具体而言,妨害安全驾驶罪,即行为人对正在行使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实施暴力威胁,或者夺取并控制车辆操控装置,从而导致公共交通工具无法按照预定路线、速度等方式顺畅运行,严重危害到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该罪名的严谨定义以及构成要件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主观方面务必表现出行为人为故意的心态。
以上是关于妨害安全驾驶罪主观故意还是过失犯罪行为严重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妨害安全驾驶罪的主观故意性质,指出该罪行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实施暴力或抢夺控制装置,干扰正常行驶,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犯罪构成要素包括客体为公众安全利益,客观表现为施行暴力或抢夺行为,主体为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或驾驶员,主观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么判断是否过失犯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通过上述分析知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造成危害社会危害
缓刑人员在考验期内过失犯罪的,按过失犯罪行为定罪。并且缓刑会被撤销,和原判处的刑期合并执行。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处犯罪分子缓刑的,缓刑人员会有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以内缓刑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如果在缓刑期内又有新的犯罪行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在客观方面有危害社会的结果出现,在主观方面是行为人过失才构成的犯罪行为,属于过失犯罪,存在过失犯罪行为,只有符合法律上规定的罪名,才要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行为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