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实施 > 酒精允许个人卖吗

酒精允许个人卖吗

时间:2024-11-14 浏览:1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087
当前全国上下一心与疫情攻坚战,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酒精一下子成了稀缺物资,许多街坊迫不得已转战到各社交平台。那么,酒精允许个人卖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酒精的个人销售合法性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从事医用酒精销售的主体必须是企业,并且必须持有营业执照。个人不得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需要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无需许可和备案,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备案管理,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许可管理。因此,销售医用口罩无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应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填写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核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并发放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个人向他人销售医用酒精的刑事法律风险

1. 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个人销售医用酒精时,由于无法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合格证明文件等,个人无法辨别酒精是否为医用口罩以及其质量是否合格。如果销售的是伪劣的医用口罩,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个人可能会被定为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并受到处罚。

2. 非法经营罪

个人如果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用酒精等物品价格,以牟取暴利,可能会被定为非法经营罪并受到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

3.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根据法律规定,严惩制假售假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个人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用器材,或者销售明知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这些行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个人可能会被定为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并受到处罚。

4. 非法经营罪

根据法律规定,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个人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用品、药品或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以牟取暴利,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个人可能会被定为非法经营罪并受到处罚。

相关标签: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行政许可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指出行政许可的设定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地域性和特定背景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文章阐述了随着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行政许可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同时,行政许可的设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

  • 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的工伤保险义务

    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的工伤保险义务,包括参加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鼓励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配备防护用品等。同时,也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包括承包主体的分类、权利标的、使用与收益权、适用范围和期限限制等。

  • 国家法律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规定

    国家对于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和标准,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劳动者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并对危害生命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

  •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
  • 酒精允许个人卖吗
  • 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