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内容有哪些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4-12-2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医疗事故频发。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是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那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内容是什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

第九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十七条

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第二十八条

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组织、个人进行调查取证,进行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2人。调查取证结束后,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应当在有关文书上签字。如调查对象拒绝签字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九条

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将鉴定的时间、地点、要求等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要求参加鉴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超过3人。任何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绝参加鉴定的,不影响鉴定的进行。

第三十条

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书面通知专家鉴定组成员。专家鉴定组成员接到医学会通知后认为自己应当回避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提出书面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书面告知医学会。

第三十一条

专家鉴定组成员因回避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医学会应当通知相关学科专业组候补成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鉴定组成员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及时告知医学会不能参加鉴定或虽告知但医学会无法按规定组成专家鉴定组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延期进行。

第三十二条

专家鉴定组组长由专家鉴定组成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家中具有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担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医务人员报告程序、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时限、科室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程序、医务科的调查和答复程序、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的组成条件以及处理涉及输液、输血等医疗事故的程序。对于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中的不当行为也进行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
  •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
  •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