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时间:2023-10-21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192
近年来,在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患者砍伤医生、护士的报道,而且法院受理医疗方面的案件也不断增加。那么医疗仲裁又遵循哪些原则?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整理如下。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

一、具有公正性、权威性

医疗仲裁机构作为民间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与仲裁机构无直接关系,从而避免了行政干预的可能。仲裁机构没有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值得信赖的仲裁机构,这样能够避免“人情”等不公正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仲裁员的选拔是从公道正派的专业人员中进行,具备严格的条件和高素质,作风正派,因此令人信赖。

二、具有保密性

医疗纠纷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和曝光,但其中部分报道可能误导公众,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对法官的公正裁判产生影响。与此不同,医疗纠纷仲裁一般采用不公开审理的原则,整个仲裁程序和裁决都是保密的,仲裁机构成员、仲裁员以及当事人都有保密义务。这样的安排使得整个仲裁过程很少受到外界干扰,为当事人,特别是医方提供了面子,减轻了他们担心声誉受损的顾虑,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使医患双方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具有快捷性、经济性

医疗仲裁制度可以规定审理期限,并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医患双方不能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不能就同一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充分体现了仲裁方式快捷的优点,克服了过去处理医疗纠纷时存在的拖延和无理缠讼等不良现象。由于一裁终局制的实施,无需多次审理收费,因此仲裁收费一般比诉讼收费低廉。

四、具有专业性

医疗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法律问题。由于法官受限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局限,很难深入了解和判断,可能会影响到公正裁判。相比之下,医疗仲裁机构拥有分专业的仲裁员,通常由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能够确保仲裁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

以上是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医疗仲裁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律师服务,欢迎前来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

  • 医疗欺诈的法律界定及构成要件
  •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 劳动法一裁终局的例外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