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 >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时间:2025-01-1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560
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于1997年颁布实施,但是随着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该规定中的关于处理人事争议的程序以及执行和监督等内容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将会被新发取代。那么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内容有哪些?由于不符合发展的需要,是否存在新规定将其替代的情况出现呢?不要着急,小编将为您一一解答。

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单位和个人依法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组织机构

根据本规定,设立人事仲裁公正厅和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人事争议。

第三章 管辖

根据本规定,人事仲裁公正厅负责处理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争议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事争议。

第四章 处理程序

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数递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的信息。

仲裁庭在处理人事争议案件时应先行调解,协助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达成协议,仲裁庭将制作调解书,明确仲裁请求和协议的结果。

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将及时进行仲裁。

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作出后5日内制作裁决书,并将裁决书送达当事人,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

第五章 执行与监督

发生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必须被当事人执行。

当事人对裁决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在仲裁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干扰仲裁活动、拒绝提供证据、提供虚假情况或对仲裁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仲裁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将受到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人事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公司对于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能随意调动员工岗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平行调动,薪资原则上不低于调动前的水平;个人原因提出的调动,薪资参照调动前后的水平及岗位薪资就近定薪。规定适用于等级工资制员工,不适用于计件

  •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成为解雇的合法理由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否可以作为解雇的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工作效率低下应被视为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表现,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以及关于休息日权利的案例分析和法律依据。用工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王某作为合资大酒店的服务员,因没有休息日而与酒店发生争议,

  • 劳动合同中的变更条款

    劳动合同中的变更条款及其重要性。为了预防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应约定变更条款,以便在企业需要人事调整时能够依法调整岗位和薪酬。变更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劳动者同意后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同时,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制定规章制度时须

  •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
  • 人事争议仲裁有什么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