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6日,原告杨*权因左上臂和左胸部外伤住院治疗,被告当阳市人民医院为其进行了左肱骨开放整复加内固定手术。然而,1994年3月16日的X线检查显示左肱骨骨折变形严重,骨折远端向外约呈150度角。2000年9月6日的复查发现钢板断裂,左肱骨断端向外成角,构成柒级伤残。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将起诉金额从53140元增加至141419元。
被告辩称原告的损失并非由于使用不合格钢板造成,而是由于原告长期依赖钢板负重导致钢板折扭、磨损和物理性疲劳所致。被告还指出原告自身存在过错,未按医嘱复查并未及时取出钢板。被告认为原告的玖级伤残与被告的治疗及钢板断裂没有因果关系,并且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缺乏法律和事实依据。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1993年11月6日因外伤到被告当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上臂肱骨上段骨折和左第六肋骨骨折。同年11月11日,被告为原告进行了左肱骨开放整复加内固定手术。2000年9月11日,原告因退休到被告当阳市人民医院做体格检查时被诊断为左肱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内固定钢板断裂)。法医鉴定结果表明原告的损伤构成七级伤残。双方在审理过程中达成再行手术协议,被告当阳市人民医院垫付了原告的手术费用。
根据审理结果,被告未能证明其使用的钢板为合格产品,因此应对原告体内钢板断裂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原告未按医嘱复查治疗,对于扩大的损失也存在过错,因此被告的赔偿责任应适当减轻。原告增加的诉讼请求因未及时交纳诉讼费而被视为放弃。此外,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的重复请求不予支持,但被告已实际支出的交通费和鉴定费可以予以考虑。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