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杭集村卫生室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王某自1973年起即在村卫生室工作,并取得了卫生行政部门所发的《乡村保健医生证书》。然而,根据1994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而根据该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条例实施前已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在实施后六个月内补办登记手续并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据此,杭集村卫生室在本案发生时并未领取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因此其进行诊疗活动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王某虽取得了《乡村保健医生证书》,但该证书明确载明“本证书是医疗技术水平的证明,不得凭此证流动行医和个体开业”。根据《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因此,王某作为乡村医生从事诊疗活动也不具备合法性。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业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执业医师法》第39条和刑法第337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的行为主体是指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非医师行医的人。虽然杭集村卫生室成立于70年代,但由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进行诊疗活动不具备合法性。而王某作为乡村医生从事诊疗活动也不具备合法性。因此,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
乡村卫生室作为国家三级医疗网络的最基层,曾对农村的医疗、保健、预防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不到位,导致许多乡村卫生室未能及时按照规定补办登记手续并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然而,这些乡村卫生室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与未经批准擅自开办的医疗机构并不相同。《执业医师法》第45条规定了对于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应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管理办法。然而,至今国务院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以规范乡村医生的行医资格。因此,王某作为乡村医生从事诊疗活动并不受法律明文禁止。鉴于上述理由,王某行医具有合法性,应视为医务人员。然而,王某在行医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了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根据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王某的行为符合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综上所述,根据对杭集村卫生室诊疗活动的合法性问题的分析,王某的行为既构成非法行医罪,又构成医疗事故罪。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