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自杀身亡 医院是否担责
时间:2023-12-15 浏览:7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情
王某精神抑郁症自杀事件责任分析
医院对王某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存在过错
根据医院与王某家属柳某签订的《精神科住院合同》,医院应对王某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整体护理”管理,以防止其自杀。然而,医院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多项过错。首先,医院未能充分预见到王某自杀的可能性。王某的病情已被确诊为重度精神抑郁症,并且在入院前已表现出明显的自杀倾向。医院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医院在对王某的护理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根据记录,王某在自杀前已独居一室,并且夜间值班护士每半小时才巡查一次。这种护理频率明显不足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医院应该加强对王某的监管,确保她的安全。此外,医院对王某随身物品的检查不到位,也是导致她成功自缢的原因之一。医院在记录王某携带物品时没有遵循规范,导致王某能够借助布条实现自杀。
医院对电休克治疗的处理不当
在医院的治疗计划中,电休克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医院在与柳某沟通时未能充分解释电休克治疗的必要性,导致柳某对此表示拒绝。医院应该在沟通中更加耐心地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并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此外,医院在安排电休克治疗时也存在问题。医院将进行第二次电休克治疗的日子安排在王某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这增加了她的压力和自杀风险。医院应该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避免给她带来额外的负担。
医院的过失导致王某的自杀
在王某自缢身亡的事件中,医院的过失和过错是明显的。医院未能充分预见到王某的自杀可能性,并未采取充分周到的护理措施。医院在抢救过程中也未能挽回王某的生命。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医院在王某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柳某有理由要求医院赔偿损失,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和精神抚慰金等,共计203,911.20元。注:本文仅为法律分析,不构成法律意见。具体案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
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不负刑事责任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可以实施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做出,并规定了相关的审理程序和告知程序以及“
-
医疗纠纷中尸检的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中尸检的注意事项。尸检在医疗纠纷中是重要证据,但利弊需权衡。不同情况下尸检结果可能对医院或家属有利或不利。医疗纠纷中的尸检费用承担根据鉴定结果而定,如属医疗事故则由医院承担相关费用,否则由家属或单位承担。建议及时进行尸检并申请鉴定以解决医疗纠
-
孙子女的赡养义务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