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必须确保筹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并且已经取得相关手续,包括主管机关的批文、土地使用权以及环境评估等。
企业债券发行人的存续时间必须超过三年,并且近三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发行人已经发行的企业债券或其他债务不能处于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状态。
企业累计发行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的40%。
企业近三年连续盈利,并且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足以支付债券一年的利息。在实际审批时,国家发改委一般要求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能够覆盖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如果债券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原则上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60%。如果债券用于收购产权(股权),则按照相同比例执行。如果债券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则不得超过发债总额的20%。
在确定发行意向后,首先需要确定发行企业债券的主体。
确定担保人或担保方式,通常包括第三方担保、土地抵押担保以及设立偿债基金等方式。
确定筹集资金的使用项目。
确定其他中介机构的参与,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制定详细的债券发行方案。
主承销商协助向地方发改委提出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
主承销商协助企业建立与主管部门的关系。
制作申请材料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准备债券发行和承销的相关工作。
包括债券销售、划款、承销工作汇报以及验资等。
包括信息披露、在每个环节作为企业的顾问等。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并且需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公司有能力按时偿还债券本息。因此,发行公司债券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累计债券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必须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筹集的资金投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必须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批准发行时确定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这一条件的目的是确保筹集到的资金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保持和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如果发行公司债券后能够保持符合发债条件并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公司可以再次发行公司债券来筹集资金。然而,如果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未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并存在不利于债权人的行为,将受到再次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因此,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证券法》中关于公司债券发债额度的规定,包括额度限制的计算方法、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以及债券利息费用的相关内容。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限制为净资产的40%,具体计算时需考虑净资产额、不同债券品种等因素。债券发行方式包括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和面值发行三种。文章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批文中所要记载的事项。公司获得核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公司债券的权限,且需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的募集说明书进行发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和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和面值发行。
公司债券托管人的选择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券商和银行进行开户购买债券,以及办理转托管业务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债券柜台交易的两级托管体制,托管人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为客户提供规定的托管服务、维护客户的权益等。
企业债券票面所需包含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住所、债券面额、利率、还本期限和方式等。此外,文章还指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等活动为无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