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意抵销
合意抵销是指主动债权人与受动债权人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二、法律上的抵销
法律上的抵销是指主动债权人向受动债权人发出抵销的意思表示。
一、双方互负债务按照抵销数额而消灭。
当双方债务数额相等时,它们的互负债务都会消灭。
当债务数额不等时,较小债务数额的一方的债务会消灭,而较大债务数额的一方仅会消灭部分债务,效果与部分清偿相同。
未被抵销的债务数额仍然存在,该方债务人仍需履行清偿责任。
二、债的关系溯及最初可以为抵销时消灭。
当抵销权发生时,债的关系可以溯及到最初可以为抵销的时候。
抵销的溯及力产生以下效果:
1. 自抵销发生时起,已消灭的债务不再产生支付利息的债务。
2. 自抵销发生时起,不再产生迟延责任。
3. 抵销情形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所生的损害赔偿和违约责任也会被消灭。
法律禁止抵销的债权包括以下几类:
一、法律禁止扣押的债权,如劳动报酬、抚恤金等债权。
二、受国家计划约束的债权。
三、受扣押的债权,第三债务人不得以其债权与被扣押的债权相互抵销。
四、因侵权行为所负的债务。
五、以行为、智慧成果为给付标的的债权,即使是同种类,也不得抵销。
六、当事人约定禁止抵销的债权。
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债权人应接受提前还款,但债务人需按照实际借款期间支付利息。案例显示,除另有约定外,借款期限内的利息不因提前还款而免除。解决方法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期限支付利息。
债务清偿与债权人权利方面的问题,主要关注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应承担自己的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分配债务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同时,涉及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私自扣押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债务人此举旨在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属违法行为。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赠与行为,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债权安全。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撤销权的期限也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