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担保人的责任取决于是一般担保还是连带担保。如果担保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或者约定不明确,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是连带担保,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另外,需要注意是否超出保证期间。如果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和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债权人有权在自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证》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可以担任保证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06条规定,保证人应当是具有代偿能力的公民个人、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保证人即使不具备完全代偿能力,仍应以自己的财产承担保证责任。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
综上所述,保证人可以是法人、公民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但必须具备代为清偿能力。这意味着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必须使用自己独立支配的财产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因此,没有代偿能力的法人、公民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不能担任保证人。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债务转移中保证人的责任问题。当债权既有保证人的保证担保又有物权担保时,保证人对除物权担保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在主债务未受清偿时,优先实现物权担保来满足债权。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会导致保证人在相应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这一过程的具体运作。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